新闻动态
通知公告
2025-03-04
次浏览
近日,中心研究团队仇童伟、彭嫦燕、甘犁合作论文《从基层“三保”的财力保障看财政转移支付的效果和优化路径》在2025年第3期《管理世界》杂志上正式发表。
做好基层“三保”工作,关系到政府履职尽责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,是维护经济运行正常和社会大局稳定的“压舱石”。本文利用2016~2020年中国地方政府财政预决算数据库数据,描述了基层“三保”特征,并评估了财政转移支付的效果。研究结果显示,2016~2018年全国区县“三保”支出平均占比略高于40%,但2019年后出现大幅增长并超过了50%。如果不考虑财政转移支付,那么东部、中部和西部分别有超过30%、50%和60%的区县无法负担“三保”支出;如果考虑财政转移支付,那么基层“三保”保障将不存在财力不足问题。在“三保”支出内部,虽然基层政府在早期偏好保工资和保运转支出,但2019年之后保基本民生支出占比大幅增加,体现了新常态下中央财政保障民生的基本取向。进一步证据显示,财政转移支付有利于提高基层保工资支出,但仅专项转移支付对西部基层保基本民生支出存在激励作用;落实财政资金直达机制有利于提高基层“三保”支出,且对保基本民生支出的效果最佳。其中,落实专项转移支付直达机制对基层“三保”的保障作用更强。鉴于此,当前亟须测算基层“三保”的合理支出水平、强化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专款专用属性、调整专项转移支付的规模与结构、因地制宜实施财政激励政策。
仇童伟:南京农业大学副教授,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博士后,江苏高校“青蓝工程”优秀青年骨干教师。在《管理世界》《经济学动态》《中国农村经济》、JDS、CER等刊物发表论文90余篇,人大复印资料和新华文摘转载10余次。主持国家级项目4项、省部级项目3项,出版著作3部。获第六届洪银兴经济学奖、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奖、省哲社一等奖、三等奖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、中国青年农业经济学家论坛年度学者等奖励。兼任中国农业经济学会青年(工作)委员会常务委员、中国农业技术经济学会理事、《中国土地科学》《中国人口·资源与环境》杂志社青年编委等。相关咨询报告刊发于《经济日报》内参、《南方智库专报》等,获省部级领导肯定性批示。理论文章或观点由新华社、《经济日报》、光明网等报道,受邀主持的全国直播节目获国家广电总局专题表扬。
彭嫦燕: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讲师,曾任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-香槟分校访问学者,世界银行发展研究部研究助理,主要研究方向为家庭金融、发展经济学。主持完成四川省社科项目、中央高校科研项目,主持或主研多项横向课题,在《管理世界》《中国农村观察》、Applied Economics、Journal of the Asia Pacific Economy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,参编专著荣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。近年来深度参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项目问卷设计、数据深度清洗等工作,在数据库建设和数据质量提升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。
甘犁: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主任,美国德克萨斯农工大学经济系教授。长期从事应用微观经济学、计量经济学和中国经济等领域的研究。